粪便常规检查是临床上三大常规之一,但大多数人嫌粪便取样麻烦、不干净,拒绝做这项检查,甚至觉得查不查都无所谓,殊不知这个“有味道”的检查能够排查出很多消化道疾病。那么,究竟我们的粪便中会有什么秘密?如何通过粪便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呢?今天您一看“便”知!
正常人的粪便因含粪胆素而呈黄色或褐色,婴儿的粪便因含胆绿素故呈黄绿色。通常,粪便的颜色易受食物及药物因素的影响,在病理情况下,粪便也可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常见异常的颜色,一般来说有以下下4种:
正常成人粪便为成形的、黄褐色软便,婴儿粪便多为黄色、金黄色糊状便。异常粪便一般有以下几种性状:
1.黏液便:黏液增多提示肠道受刺激或有炎症,常见于各种肠炎、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等。
2.稀糊状或稀汁样便:见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腹泻,尤其是急性胃肠炎,为肠蠕动亢进或分泌增多所致。
3.鲜血便:提示下消化道有出血,常见于肛裂、痔疮、直肠息肉及结肠癌等。
4.脓便及脓血便: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或直肠癌等。
5.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时粪便呈黑色或褐色,质软且富有光泽,故称柏油样便。
6.白陶土样便:主要见于梗阻性黄疸等。钡餐造影后也可使粪便呈现灰白色,但有明显的节段性。
7.米泔样便:呈乳白色淘米水样,多见于霍乱、副霍乱。
1.白细胞:是人体的免疫细胞,粪便检查中发现大量的白细胞通常意味着肠道内可能存在炎症或感染。
2.红细胞: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下消化道的病变,如炎症、痔疮、直肠息肉、肿瘤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时可见到多少不等的红细胞。
3.寄生虫与寄生虫卵:粪便中的较大虫体(如蛔虫、蛲虫、绦虫节片等)肉眼即可以发现。粪便涂片中可见到蛔虫卵、鞭虫卵、钩虫卵、蛲虫卵、血吸虫卵等。
粪便标本采集及送检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下面是粪便标本采集及送检的注意事项:
1.常规检验应取拇指头大小,选择干净的容器,不能接触吸水性的东西,如尿不湿、棉签、卫生巾等。
2.取有异常部分如黏液、脓血等异常部分的粪便。外观无异常粪便应从浅、深处多处取材。
3.尽快送检。尽量在1小时内完成检验,否则可因pH及消化酶等影响导致细胞等有形成分被破坏。
4.做粪便化学法隐血实验时,应于实验前3日禁食肉类及含动物血的食物,并禁服铁剂及维生素C。
5.特殊检验如阿米巴标本应注意保温。
大家上完厕所后不妨稍微停留片刻,回过头仔细观察一下粪便再进行冲水,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能够帮助我们及时捕捉到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就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健康无小事,关注粪便中的“健康密码”,就是为自己的身体保驾护航。
供 稿|何凯丽
编 辑|刘师维
核 稿|何筱玲
责任编辑|张巧芳
审核发布|周虹玲
融安县人民医院服务号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融安县人民医院订阅号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小程序
融安县人民医院智慧医院
医院地址: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新民一区324号
导诊台/预约 :0772-8136767
急诊科:0772-8118120
胸痛、卒中、创伤中心: 0772-8135203
邮编:545400